凶残暴戾的生态破坏之王 – 多曼鱼

/

目前已知且被学术界公认的鳢科鱼类已超过50种,通常它们被称为蛇头鱼(亚洲地区分布的Channa属、非洲地区分布的Parachanna属),蛇头鱼的家族成员大小差异虽然很大,但都是非常凶猛的掠食性鱼类,它们是非常原始古老的鱼类,且自然分布广泛,从非洲中部到伊朗东南部和阿富汗的东部、向东穿过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越南、直至中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蛇头鱼家族的50多个成员中,各种蛇头鱼大小差异很大,自然环境下能生长到一米以上的只有寥寥数种,而这次要介绍的蛇头鱼便是鳢科鱼种的头牌有着巨型蛇头鱼之称的小盾鳢,在原产地小盾鳢被当地华人称之为多曼鱼(Toman Fish),英文俗称为:GIANT SNAKEHEAD 意为巨型蛇头鱼,据记载多曼鱼最大尺寸可超过1.5米,体重可达22公斤以上。

图片来源于Seriously Fish

印度西高止山脉附近的水系中的马拉巴尔蛇头鱼(Channa diplogramma),因其体色和外形与多曼鱼非常相似常被混淆,其实多曼鱼在整个印度都是不存在的,一直到2011年,学术界才解开了这个有着146年历史的分类学难题。

起源

距今5000万年前的化石表明蛇头鱼先祖们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部(印度、巴基斯坦)。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已知最早的两种蛇头鱼(Eochanna chorlakkiensis、Anchichanna kuldanensis)化石均在巴基斯坦被发现,诞生于第三纪初,也是现代生物的孕育期。大概在1500万年前它们开始通过不断扩大的热带气候区迁移至东南亚和非洲各地。

特征

很难想象多曼鱼在幼鱼阶段时是红色的,大概在成长至两个月后身上会出现橙色和黑色的横向条纹,随着不断的生长,它身上的红色和条纹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蓝黑色的图案,这些图案布满了多曼鱼的上半身,也是成年多曼鱼极具象征性的图案,尾部也会开始出现斑点,整个体色蜕变的过程大概需要1~2年。雄性多曼鱼的头部比雌性较大,雌性的腹部更粗。

多曼鱼与其他蛇头鱼家族成员一样,除了使用鳃呼吸以外它们的头部还有一个辅助的呼吸器官——–鳃上器,这些鳃上器由许多折叠的空腔构成,这使得他们与其他鱼类有点不同,因为他们确实是一种从古老时期一直存在的生物,即使水中缺乏氧气的情况下,它们会从水面露出头利用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每次呼吸时都会将吸入的空气不断交换。也因此它们都具备在陆地上活动的能力,甚至能够离开水面存活很长时间,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下可以存活几天,有些蛇头鱼甚至会在干旱的季节里爬上岸寻找其他水源充足的栖息地,在陆地上行动时他们通过鱼鳍支撑或是弯曲伸展身体来推进。

行为

多曼鱼是蛇头鱼家族中为数不多具备社交能力的品种之一,多曼鱼一生中雄性和雌性大多数都是一夫一妻制,他们会集结家庭成员外出狩猎,在繁殖时期,多曼鱼有护卵护幼的行为,如果有其他鱼和动物闯入他们的领地或是让它觉得幼鱼受到威胁,这些情况下它都会发起猛烈的攻击来驱赶入侵者,幼鱼在成长的过程中,它们会一直陪伴在身边,通过一些行为来引导幼鱼游动觅食,成群的红色鱼苗会围绕在多曼鱼周围,直到幼鱼成熟能够独立捕食成鱼才会离开,这个阶段的亚成体的多曼鱼开始会对同类发起攻击。

顶级的掠食者

多曼魚是蛇头鱼家族中进化完美的掠食者,拥有蛇头鱼家族中最大的牙齿和极强的咬合力,硕大的犬齿呈刀片状,横纵面都有刃口,可以轻易的将其他鱼类咬成两段,在多曼魚栖息的水域经常会出现只有半截身子的死魚,这些都是多曼魚作案手法,他不光只吃鱼,有时它也会寻找一些鸟类和哺乳类的动物作为攻击目标和食用对象,甚至在当地有人因落水被多曼魚攻击致死的传言,虽然这些传言未经证实或许是人为渲染,也足以说明多曼魚的攻击性有多么的强。

它的物理破坏力是淡水鱼中最顶级的,即便是同样以粗暴闻名的狗鱼和贪婪阴暗的鲶鱼,面对多曼鱼,也只能成为被杀戮对象。即便在人为干预下它总是能反客为主,曾有多位水族爱好者做过一个相同的实验,实验的结果却都是一样的,他们将一条成体的多曼鱼放入饲养食人鱼群的鱼缸中,本以为这些饥肠辘辘的食人鱼群会对多曼发起群攻,令人意外的是多曼鱼进入陌生的环境后却没有自乱阵脚,它利用自身强壮的躯体在水中搅动起来将成群的食人鱼驱散开,极强的压迫感让食人鱼群自乱阵脚四处逃窜,其中几条食人鱼被多曼鱼堵在鱼缸盲区,很快这些食人鱼就像饼干一样被多曼鱼吃掉,极具爆炸性的攻击力,多曼鱼每次向食人鱼发起攻击时连钢化玻璃的鱼缸也发出嘣嘣的撞缸声,犹如虎入羊群一般。最后这些水族爱好者得出的结论:只有会使用魔法攻击的电鳗才能制住它。

生态破坏之王

一些水族爱好者出于好奇,将多曼鱼放入陌生的环境以便观察这种在自然环境下凶残暴戾的鱼是否也会同其他鱼类一样怕生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大多数情况下多曼鱼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甚至反客为主,除非给他丢进饲养电鳗的鱼缸,即便是将它放入一群食人鱼的鱼缸中它为能够临危不乱,抢先发起进攻。

在自然环境中成年体的多曼鱼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除了人类几乎没有天敌,它们在天然水域中2~3年便性成熟,一年可能会交配多次,每次产卵高达10000多个,并且能够在大多数的环境下繁衍生息,这对原本的生态系统极具破坏性。因此许多国家的渔业部门将其列入黑名单,当然也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引进该物种,用于控制减少其他入侵物种的繁衍,这听上去好像是以毒攻毒。而美国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州便成立法案禁止人们在天然水域中传播放流该物种。国家地理也曾推出一部更加基于真实的纪录片《Invasion of the Snakeheads!》介绍多曼和它那臭名昭著的蛇头鱼家族成员,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甚至将其当做电影创作原型。

Categories:

Tags:


發表評論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